甘孜日報 2024年06月28日
我州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能源轉型
兩河口水電站全景。
◎本網記者 馮麗娜 文/圖
盛夏之際,徜徉于甘孜大地,舉目遠眺,塔吊高聳林立,車輛往來穿梭,機器轟響陣陣,一個個重點項目先后落地,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,一處處你追我趕的建設場景釋放著催人奮進的蓬勃力量。全州上下正以“闖”的精神、“沖”的勁頭,努力播下高質量發(fā)展的種子。
近年來,我州積極踐行綠色發(fā)展理念,緊緊抓住新型能源發(fā)展機遇,在追風逐日的征程中,全力推進水風光一體化建設,為當地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。
齊心協力奮力跑出“加速度”
在白玉縣葉巴灘水電站建設現場,機器轟鳴,車輛穿梭,工人們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。據葉巴灘水電站負責人劉強介紹,該水電站大壩混凝土澆筑量在5月上旬突破100萬立方米,實現了大壩澆筑高度突破100米后第二個“雙百”目標,為實現2025年投產發(fā)電目標奠定堅實基礎。
自2022年8月首場混凝土澆筑以來,該項目參建各方通力協作、科學謀劃,經過連續(xù)22個月的不間斷施工,首次實現在國內高海拔寒冷地區(qū)冬季低溫期混凝土連續(xù)澆筑,大壩最大壩高已達134米,未發(fā)現一條溫度裂縫。
在項目建設過程中,面對低溫、高海拔、大溫差、干燥大風等復雜施工條件,該項目通過應用“全壩段無蓋重固結灌漿”“全壩中熱水泥混凝土施工溫控技術”“特高澆筑層均勻連續(xù)上升”“動態(tài)調控三大高差標準”“冬季澆筑保溫綜合蓄熱法”等技術,有效降低施工干擾和約束條件,全力保障大壩連續(xù)均勻澆筑。
與此同時,該公司還實施了《葉巴灘水電站高海拔高寒高拱壩溫控防裂關鍵問題研究》等重點課題,針對葉巴灘拱壩特點形成一整套溫控防裂分析技術、方法、標準和溫控措施體系,在高寒高海拔地區(qū)高拱壩混凝土溫控防裂方面取得技術上的創(chuàng)新與突破,推進精品工程建設再上新臺階。
截至目前,引水發(fā)電系統工程全面進入了混凝土澆筑施工,主廠房3號、4號機組座環(huán)安裝完成,4號機組正進行蝸殼安裝,各標段均按年度任務目標穩(wěn)步推進,電站整體建設質量可控在控。
“我們這里有4000多名施工人員和200多臺機械設備不分晝夜進行現場作業(yè)?!眲姼嬖V記者,今年將完成大壩年澆筑量102萬方,實現累計壩高164米,順利提交3號和4號機組機電安裝工作面,確保實現2025年投產發(fā)電目標。
如今,葉巴灘水電站已進入關鍵施工階段,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。預計在不久的將來,這座水電站將全面建成投產,為當地經濟社會發(fā)展提供更加堅實的能源支撐。
據劉強介紹,項目建成后,預計年發(fā)電量102億千瓦時,每年可節(jié)約燃煤399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37萬噸,對優(yōu)化我國能源結構、加快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推動社會經濟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光伏電站照亮群眾就業(yè)路
在海拔4600米的稻城縣鄧坡鄉(xiāng)山頂,樂拉光伏電站宛如一顆閃耀的明珠,不僅為當地帶來了清潔的能源,更成為了眾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(yè)的有力支撐。
走進樂拉光伏電站,整齊排列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。這里,曾經是一片寂靜的土地,如今充滿了活力與希望。電站的建設與運營,為當地群眾創(chuàng)造了大量的就業(yè)崗位。許多村民告別了以前外出務工的奔波,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工作的夢想。他們有的參與到電站的日常維護工作中,精心呵護著每一塊光伏板,確保其正常運轉;有的投身于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與完善,用自己的雙手為電站的發(fā)展添磚加瓦。
正午的陽光灼熱,呷瑪丁建全副武裝地與10多名工友們一起對樂拉光伏板組件進行檢修,檢查螺絲是否有松動、支架有無斷裂、陣列是否完好……
“去年6月,我到這里上班,每天至少能掙200元,月收入6000元左右,到目前為止,已經掙了7萬多元,打心眼里高興。”呷瑪丁建告訴記者,他家有7口人,父母年紀大,弟妹在上學,以前家里的主要經濟收入就靠挖蟲草。
作為桑堆村第一批到光伏電站打工的村民,23歲的呷瑪丁建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通過這份“家門口”的工作實現增收,讓家人的生活因此改善不少。更令呷瑪丁建欣喜的是,他還接受了多次培訓和日常實操,組件支架安裝、電纜電線接地等各類技術含量較高的“活兒”不在話下。
據了解,在樂拉光伏電站立項初期,稻城縣與大唐公司共同謀劃實現“地企共贏”局面,盡量吸納當地群眾參與到項目建設運維中,并在施工合同上明確“當地用工比不得低于用工總數的50%”。去年建設高峰期,總用工800余人,帶動當地超580人就業(yè),累計助其增收1140萬元,遠超合同約定比例。
樂拉光伏電站就像是一道溫暖的陽光,照亮了農牧民群眾的就業(yè)之路,也讓當地經濟發(fā)展煥發(fā)出新的活力。
州發(fā)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隨著清潔能源產業(yè)的持續(xù)推進,將為群眾增收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福祉。越來越多的群眾將借助清潔能源“東風”,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向綠求新不斷鍛造新質生產力
兩岸山峰高聳入云,一江碧水波瀾不驚,兩河口水電站坐落在雅礱江中游。這座宏偉的工程,正以堅實的步伐向綠求新,不斷鍛造著新質生產力。
兩河口水電站總裝機300萬千瓦,多年平均年發(fā)電量約110億千瓦時。水庫庫容達108億立方米,調節(jié)庫容65.6億立方米,具備多年調節(jié)能力。這樣強大的規(guī)模和產能,為區(qū)域經濟發(fā)展提供了堅實而穩(wěn)定的能源支撐。
據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相關負責人介紹,兩河口水電站自運行以來,已累計為社會輸送了200多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,相當于減少標準煤消耗約2660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260萬噸,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40萬噸。
國投集團雅礱江公司充分發(fā)揮“一個主體開發(fā)一條江”的獨特優(yōu)勢,積極探索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清潔能源轉型,助推能源產業(yè)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(fā)展。
以“新技術”賦能能源高效開發(fā)。在雅江縣,兩河口水電站首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。這是國內第一座采用“施工全過程智能化技術”修建的300米級超高堆石壩工程,建設過程中深入推行“產、學、研、用”一體化創(chuàng)新,用創(chuàng)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(fā)展。目前,兩河口水電站獲得135項專利,工程多項關鍵工程特性指標位居國內外同類型項目前列,其中11項技術指標世界第一、7項國內第一,推動了水利土木工程由數字化建設向智能化建設的跨越,填補了“高海拔寒冷地區(qū)300米級特高土石壩冬季施工和300米級特高土石壩安全監(jiān)測”多項空白,攻克了“高海拔超高流速泄洪系統設計施工關鍵技術、大泄洪功率下大規(guī)模防沖旋挖樁群施工關鍵技術、高地應力大型地下廠房施工關鍵技術”多項世界難題,進一步推動我國水利水電建設向高海拔寒冷地區(qū)發(fā)展,為高原高海拔及涉藏地區(qū)水利水電、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等積累了寶貴經驗。
據介紹,兩河口水電站投產兩年多以來,持續(xù)打造高質量發(fā)展新高地,開展了16項科研項目,31項QC課題研究,提出并實施合理化建議188項,其中《水輪發(fā)電機組及輔助設備特征數據提取與分析及輔助決策研究》項目獲得了四川省電力行業(yè)協會科技成果二等獎。其他項目榮獲省工會五小優(yōu)秀創(chuàng)新成果1項,行業(yè)協會五小創(chuàng)新獎項15項,內部自主科研項目獎項3項,取得專利5項,軟著1項,申報專利10項,全面賦能電力生產提質增效,持續(xù)推進精益生產走深、走實。
同時,兩河口水電站創(chuàng)新探索了超大型水光電站一體化調度、一體化運維技術體系,利用大數據、自學習的人工智能系統建立柯拉光伏電站出力特性和預測方法;建立基于智能預測和控制創(chuàng)新的超大型光伏電站與水電站聯合調度運營模式,借助數字化、智能化手段提高電站建設和運維管理效率,為全球和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水光互補開發(fā)提供了經驗。
在向綠求新的道路上,兩河口水電站持續(xù)探索創(chuàng)新,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。它不僅為區(qū)域經濟發(fā)展提供了強大動力,更成為我國水電行業(yè)新質生產力鍛造的杰出典范,引領著綠色能源發(fā)展的新方向。
據國投集團雅礱江公司兩河口水電站負責人介紹,未來,雅礱江上將建成22座水電站,利用自然資源形成全流域梯級電站,來自源頭的每一立方水都將22次沖擊水輪機,最大限度釋放它的勢能。
追風逐日,奮楫篤行。我州正以堅毅的決心和堅實的行動,依托自身豐富的能源資源,于綠色發(fā)展之途上疾馳奮進。正所謂“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?!?。在未來,我州將持續(xù)在能源之路上勇毅前行,譜寫出更為璀璨的篇章,讓這顆高原明珠在能源的熠熠光輝映照下煥發(fā)出更為絢爛的光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