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日報 2021年11月03日
讓“空白期”變“可為期”
□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蕓涵
10月27日是星期三,南部縣南部一小的課后服務下午3點半后開始。當天是社團活動日,足球、籃球、舞蹈、合唱、創(chuàng)意美術、趣味編程、科學實驗、書法、繪畫等20多個社團各具特色,操場、教室、音樂室、舞蹈室、美術室、計算機室、閱覽室、科學實驗室等同時開課。
在我省7769所義務教育學校,隨著課后服務的全面推行,南部一小這樣的場景逐漸成為常態(tài)。
新學期開學以來,我省各地各校堅決落實中央“雙減”文件精神,健全工作機制,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,因地制宜探索課后服務實施模式,將放學后教育的“空白期”提升為培養(yǎng)學生綜合能力的“可為期”,努力營造良好教育生態(tài)。
全面覆蓋 解決家長“急難愁盼”
開展課后服務是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的一項民生工程,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,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的重要舉措,是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,使人民群眾具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。
2017年,我省在宜賓、樂山、資陽、眉山等部分市啟動課后服務試點。反復調研后,2019年初,省教育廳出臺《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秉承“公益普惠、公開服務、自愿選擇、安全第一”的原則,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面推開課后服務。
今年7月“雙減”工作啟動以來,成都市作為全國試點城市之一,壓實市級部門和區(qū)縣黨委政府“雙減”工作責任,突出源頭治理和清單化管理,實施作業(yè)管理、課后服務、培優(yōu)提質、考試管理以及校外培訓準入、實施和督導等“五張清單”。其中,通過課后服務全面覆蓋、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等,強化課后服務保障,讓校內托管質量提上去,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覆蓋率100%,學生參與率96.6%,教師參與率95.3%。
為實現(xiàn)服務范圍最大化,德陽市制定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實施意見,從總體要求、基本原則、實施方式、組織保障等4大方面建立健全課后服務相關制度。目前,全市332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開展課后服務工作,5+2模式全程參與學生24.6萬名。
高效托管 書面作業(yè)不出校門
“全面壓減作業(yè)總量和時長”是“雙減”政策的明確要求。我省各地各校貫徹落實,保證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(yè),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(yè)。
“書包不回家”是成都市青羊區(qū)學校落實“雙減”政策的一種嘗試,即在校參加課后服務并完成作業(yè)的學生,在獲得老師同意和家長支持的前提下,周一至周五期間,放學后書包可不背回家。同輝學校的一位家長說:“孩子在學校把作業(yè)做完了,回家后就有時間看課外書了,學習習慣也變好了?!?/p>
日前,綿陽高新區(qū)火炬實驗小學被納入全省落實“雙減”工作典型案例。校長李海燕介紹說,學校構建的課后服務體系為“1+3+3”模式?!?個中心”,即在現(xiàn)有的課程研發(fā)中心基礎上擴展成立課程質量監(jiān)測中心。“3種模式”,即自主學習模式、課程項目化模式、網上志愿填報模式?!?種設立”,即設立作業(yè)協(xié)調員,加強作業(yè)統(tǒng)籌管理,大幅降低學生作業(yè)量;設立“作業(yè)超市”,由學生自主選擇,實現(xiàn)作業(yè)分層;設立作業(yè)監(jiān)督員,加強作業(yè)管理監(jiān)督,確保作業(yè)管理取得實效。
豐富課程 滿足個性化發(fā)展需求
10月初,成都市印發(fā)《關于深化中小學課后服務提高課后服務水平的通知》,明確提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進一步提高課后服務水平,全面實施“托管+拓展”課后服務模式,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(fā)展需求。
“教育的目標不是補齊所有短板,而是挖掘潛能?!背啥际宣}道街小學校長羅曉航說,鹽小以“完成作業(yè)+提升拓展”為課后服務基本模式,拓展服務模塊著眼于學有余力的學生,促進其個性化、差異化發(fā)展,設置了語言與理解、品行與健康、數(shù)學與科學、藝術與審美等4個領域的拓展服務內容,目前共計25項,為滿足學生發(fā)展需要提供了多元選擇。
在綿陽涪城區(qū),兩段式課后服務在全區(qū)推廣:第一時段為學生自主作業(yè)和答疑輔導,是每個學生的規(guī)定動作;第二時段為文體、科普、創(chuàng)新教育、社團及興趣小組等素質提升活動,是學生的自選動作。
眉山市彭山區(qū)則采取“大課+小課”,每天兩節(jié)40分鐘的大課用于學生學業(yè)完成和興趣培養(yǎng);每天一節(jié)15分鐘經典課用于唱經典歌曲、誦經典詩詞、賞析經典字畫、講四史故事;每天10分鐘的勞動課用于學生完成校內認領的環(huán)衛(wèi)“責任田”。
最新消息